對于目前互聯網時代會出現競爭集群化,生鮮電商企業的真正對手其實是顧客,而同行之間又是能成為合作伙伴的,從現在農產品生鮮行業來說,不管是本土的農副產品還是進口的水果生鮮,而真正要解決的是顧客的需求和客戶對產品的參與性,目前農產品生鮮行業已經開始從最初的價格戰逐漸的轉成品牌滲透,以前做生鮮解決一個痛點后就可以滿足顧客,但現在顧客越來越刁,需求也多了,探討的就是全方位的、一個又一個的痛點。
目前互聯網生鮮的現狀是,沒有誰絕對領先。垂直電商也做,全產業鏈也做,比如現在天天果園、易果生鮮、本來生活等眾多行業大佬也在做全產業鏈。也就是說,你想到的對手、同行都在做同樣的事。2015年整個生鮮電商達到幾百個億,O2O生鮮電商、農村淘寶、農產品微商團隊等占很大的市場,但往往滲透率不到5%,如果滲透率達到20%的話就是到幾千億的規模。這是一塊很大的蛋糕,足夠大家一起吃的。
基于目前農產品生鮮行業,大家都在抱團,相互進行合作,來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但大家都在考慮的是如何把產品賣出去、如何優化各個環節點,而對于真正的滲透卻往往忽視了參與,忽略了大批投身于農產品行業的創業者和消費者、農民(產品擁有者)的參與性,而野農優品近期剛剛上線的野農市集分銷平臺就是要把大家拉在一起,共同參與,讓消費者參與農產品的買賣,不用開店,不用尋找貨源,不用擔心產品運輸,一邊可以挑選優質的農產品進行買賣分銷賺錢,同時可以滿足自己的家庭食用需求,對于農民農產品的擁有者,可以把自己最具特色優質的農產品放到平臺進行銷售,也可以挑選其它農產品進行銷售,可以銷售自己的產品,也可以銷售別人的產品。
關于目前生鮮電商為滿足顧客的體驗,投入成本也非常巨大,自己的冷庫倉儲,自己的物流配送,線下O2O體驗等等,但是這些成本的增加,往往只能消費者來買單,農產品從原產只需幾塊錢一斤,但是到消費者手中卻得幾十塊錢一斤,中間的流通環節也會很多,為了保證新鮮、儲存時間長、降低產品的損耗,就會增加大量的保鮮劑,在食品安全上卻往往很難達標,而野農優品目前已簽約的原產地合作社已達到200多家,去除所有中間環節,要讓每一個農產品從原產地直接配送到消費者的手里,讓消費者從平臺提前預定下單,讓原產地根據訂單當天現摘,進行標準化包裝,直接發送到顧客手里,這樣不用儲存,產品可以0損耗,食品安全性可以全方位把控。
而野農優品接下來的戰略主要集中在打造一個農產品品牌化參與性的生鮮電商平臺,讓所有的顧客一起參與進來,分銷代言農產品,通過分享成為買家的同時,也可以成為賣家來賺錢。讓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進來,搭建一個農產品可參與性的健康生態圈,讓優質、健康的食品食材可以分享和傳遞到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