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姑山是一座罕見、浩大的壘石文化展覽館,具有獨特性、稀有性、標本性。石頭既是古瑤民生產、生活及軍事工具,也是其文化、信仰的載體,全面融入了古瑤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各個方面??梢哉f一部古瑤文化史,就是一部用石頭記錄的歷史。藥姑山上的壘石文化資源特色鮮明:
1.規模宏大。藥姑山方圓200余平方公里,都有壘石文化遺存,足見當時這里有大量古瑤民生活。高山有石屋,山腰有石村,山沖有石寨,山澗有石橋,以及大量的石墓葬、石神廟、石祭祀臺、石井、石梯地、石溝渠、石碉卡等。據不完全統計,已發現壘石梯地8000多畝,壘石屋場186個,壘石墓葬36處25000多座,壘石溝渠20公里,壘石小道40公里,壘石神臺、神廟276座,碉卡200多座,壘石水井1300多口。其中集中連片的壘石文化遺存有100多處。如通城縣大坪鄉內沖瑤族村大風塝一帶遺留的石寨、石洞、石井、石臺等瑤族原始石群遺址,與主峰背面的湖南臨湘市龍源鄉瑤族古寨龍源、梅池、朱樓坡、古塘、漆坡等眾多石群古遺址聯為一體,面積達到20多平方公里,蔚為壯觀,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文化觀賞性。
(古瑤壘石文化遺跡)
2.工藝精湛。作為一個山地民族,同時也因藥姑山特殊的地質條件,古瑤民就地取材,匠心獨運,妙手點化,把一個山地民族改造、利用石材的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條條人工建造的青石溝巷,一徑徑石塊鋪成的臺道,一垛垛石條壘成的墻壁,嚴絲合縫,不用任何粘合劑,歷千余年還非常平坦,光滑如新,至今縫隙之間小草都難以生長,足見古瑤民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非凡智慧和毅力,對石材運用技藝的嫻熟。
3.內涵深厚。藥姑山壘石文化是研究山地民族文化的獨特樣本,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如位于藥姑山頂峰以南約500米的山腰祭祀臺極為奇特,可稱得上是國內絕無僅有。在1000多平方米的范圍內,有32個砌得相當整齊的祭祀臺,規格形狀各不相同,全部是用石塊壘砌,四周有石砌圍墻,并立有男性生殖器石雕,專家確認這里為瑤族先民祭拜天地和盤王的場所。具有此類深厚文化與宗教意義的壘石文化遺存,整個藥姑山達到20多處。